社团“职业思维”锻造学生责任意识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7-05-15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大学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,常被人戏谑为“南辕北辙”。如何将大学教育和职场能力相对接,帮助高校学生在步入社会时走得更稳更远,不仅难住了许多教育工作者,更时常困扰着每一个学生。虽然高校有暑期实习、毕业设计、创业项目等众多实践平台,但由于课业任务的繁重以及考试成绩的重要性,这种政策性推动的实践平台,被学生定义为另一种“理论课”,以分数为导向来完成任务。再加上“一刀切”式的实践要求抹掉了学生的兴趣诉求,使得他们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去,很难学会真正的职业思维。

    在长春理工大学里有着一个特别的实践平台——羽良工作室,一个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并运营的机构。在这里,学校并不参与社团的具体活动,只是提供相应资源和政策支持,由“推手”转变为“助手”,让学生可以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、稚嫩到成熟的蜕变。

    以项目为导向,全员都是“责任人”

    在羽良工作室,让成员们“最不适应”却也是“最喜欢”的制度,就是“项目负责制”。在每一个项目中,负责人要对整体运营和具体进程把关,并组织成员团结合作,在过程中随时复盘调整。有别于一般的学生社团,工作室更加聚焦过程中的积累与提升,注重学生对科技知识的储备,对执行能力的锻炼,以及对社会关系的理解。

    为什么选择更贴近公司管理方法的“项目负责制”?羽良工作室前秘书长崔人文介绍:“即使是大一、大二的学生,只要有想法、有能力,工作室都会安排学生在推进整个项目运营过程中获得重要岗位,让学生拥有最大的空间去施展才华。”科技部成员彭曾想起最初加入工作室时的不适应:“刚开始总会有偷懒的想法,尤其是之前在某些社团中,跟着起哄、打杂,就能蒙混过关,但在羽良不行,项目给每个人都标定了明确权责,用倒逼的方式让我们不能偷懒。”同样的原则也应用在工作室的科技实践部,学生必须从事技术钻研或者进行产品销售,为工作室其他项目给予经费支撑。

    工作室负责人刘笑纯认为:“工作室就像是一个虚拟的公司,只要你敢玩敢做,别人步入社会后需要5到10年才能经历的东西,你在这里用4年时间就能感受到。”无论是研发创业项目、招聘实习生,还是举办分享会、进行宣讲,每个成员都能成为项目的直接“责任人”,高质量地推进每一个项目。

    完善培养系统,专注“牛人制造”

    从大一到毕业,工作室为每个成员都打造了一个完善的培养体系。翻开羽良工作室的“室友录”,中国兵器工业集团、腾讯、海尔、三星、联合利华、德国博世……一个个知名企业的名字在纸上熠熠生辉。

    2013年,工作室成立求职实践部,定期邀请已经工作的前辈为学弟学妹分享经验,帮助即将毕业的学生少走弯路。从简历制作分享到笔试训练,再到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以及结构化面试……涵盖了求职过程的各个环节。每年的就业季,工作室的学员都会参与到求职实践部的活动中去,在实践中对自己4年的大学生涯进行梳理总结。

    “如果你想从事学术研究,我们也有相应的培养方式。”科技实践部主管梁永鑫说。科技实践部会定期组织成员共同学习和交流,结合项目来开阔视野,探讨技术前景,丰富创造性思维。工作室自成立以来,成员们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,其中多篇被EI核心期刊收录。

    羽良工作室也因此被贴上“牛人制造”的标签。刘笑纯坦言:“我们谈不上是牛人,只是很幸运能够遇到工作室这样一个帮助我们挖掘潜能、放飞梦想的平台。”

    引导职业思维,摆脱“大锅饭”心态

    在羽良的定位中,最关键的就是“自我精英教育”,工作室是完全由学生自主创办和运营的团体,有独立的资金来源。一方面,工作室有电脑销售、产品设计等盈利项目;另一方面,参加比赛的团队或个人也会自愿捐出部分奖金,维持工作室的运转。具体到每一个成员,则要求他们树立一种“职业化”的思维。这种“职业化”并不是职场老油条式的趋利避害,也不是一切向“钱”看的唯利是图,而是对自己负责、对业务负责、对未来负责的精神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工作室还设立了绩效考核机制,通过项目数据来发现问题、选拔人才。科技实践部、市场实践部和求职实践部从不干涉成员个人选择,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调岗机会。但只要成员决定参与项目,就必须划清责任界限,摆脱“大锅饭”心态,以良性的协作分工来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。“达成目标不是工作室的最终目的,而是利用大学4年的时间帮成员转变思维,引导学生树立职业化思维,尽早对接职场,适应社会需要。”

    “如何更好地发展”成为当下摆在工作室管理团队面前的首要问题。刘笑纯说:“未来我们计划做一个内部创业的孵化平台,由工作室的科技部提供技术和产品,市场部进行推广并反馈用户需求,求职部则专注对成员进行培训。”

    8年奋战,工作室从一个想法到迈出第一步,再到一点点地实现与超越,一路走来的背后是成员们无数次的跌跌撞撞与推倒重来。“每天多行一里路”,工作室的这一口号深受成员们的认同。在追求自我完善、自我超越的道路上,他们不仅将“羽良”打造成了制造“牛人”的传说,也为学生探索自我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。(通讯员 贾惠淇)